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与美国政治的四权分立
引言
1.我为什么对韩国教会里的韩国特色反感?
我虽然在韩国发起的基督勇士事工,书也是在韩国出版的,用韩文出版的,但是,我的事工是最没有韩国特色的。
我也是最厌恶和反对教会里的韩国特色的,因为韩国特色是违背圣经的。
因为韩国的传统文化根本就没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观。
韩国有多少教会因为韩国特色,韩国民族主义,韩国爱国主义的拖累,而失去了教会的盐和 光的作用的。不能很好传递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观,起码我这个外国人和韩国本国人就是不平等的。
这也是我在和韩国的神学院,教会,宣教组织打交道5年之后,不再考虑和他们合作,而是自己做自媒体宣教,传福音,以免受他们的韩国特色的捆绑。
还是怀念我在加拿大的那段受浸信会神学教育的经历。和后来接受的唐崇荣归正神学的教育经历。但是对比浸信会的神学,唐牧师的归正神学,过于偏重理论性,实践性方面的教导差一些,缺乏帐幕学的内容,因为加尔文没有研究过帐幕学,没有研究过启示录。
2.基督勇士事工是以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观为核心
我真的不希望,我的事工,把人带进韩国教会的风格,因为我对韩国风格的教会并不熟悉,也不想熟悉,因为要在韩国教会混,就要去找一个前辈去拍马,让这个前辈罩着你,你才能在韩国教会有饭吃,我每次都看不惯能装的前辈,过不了这关。韩国教会的那一套,我也不认可,因为不符合圣经,因为冒犯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观。
韩国毕竟不是美国,加拿大,有欧洲清教徒的虔诚和勇敢坚守真道的传统,也不是欧洲,虽然欧洲真信基督教的不多,但是对耶稣基督在文化上了解是有深厚的根基的。
当然,这些都是圣城之外的话题,我们的圣城里面的信仰核心还是圣经,和天赋人权,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圣经价值观。而不是欧洲,也不是美国的价值观。更不是韩国的价值观。
绪论
基督勇士的事工虽然非常个人性,但是,发现帮到了很多人,帮助他们理解圣经的框架,帮助他们分辨出异端。
见证1:
今天还有位在日本的老姐妹,前几天和摩门教打交道,我提醒过她,她还不信,今天,她发现了摩门教的问题,从摩门教那里跳出来。非常感谢神。
见证2:
我写的巴别塔的阴谋的文章,让一些关心中国政治的华人看到了圣经里记录的阴谋论的套路。明白了天赋人权,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对中国人提高素质的重要性。
我觉得,接下来的事工,就是向中国人,向韩国人传递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圣经价值观。只有这个价值观,才能改变中国人的素质,和韩国人的素质。
因为总有一些白痴中国人和韩国人,觉得人和人是不应该平等的,这会破坏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的正常性和公平性。
本论
1.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导致的美国废除农奴制度
〈奇异恩典〉的歌词源于约翰·牛顿的个人经历。虽然牛顿是在一个没有特殊宗教信仰的环境下成长起来,但他的人生道路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起伏和巧合,而这些起伏和巧合通常是他自己桀骜不驯的性格所带来的。约翰·牛顿曾被英国皇家海军强征入伍,而在离开军队之后开始从事于黑奴贸易。 1748年,一股强烈的风暴在爱尔兰的多尼戈尔郡重创了牛顿的船只。在猛烈的风暴和危急的情况下,他开始向神呼求怜悯和拯救。这种呼求也象征了他属灵上的转变。在他的船只停靠Swilly港湾维护和修理的这段时间,他写下了这首如今闻名于世的诗歌的第一段歌词。但在这之后,牛顿又继续从事他的黑奴贸易。直到1754或者1755年,他才彻底结束了他的海上事业,并开始研习基督教神学。
约翰·牛顿于1764年在英国国教会被按立,成为白金汉郡奥尔尼镇的助理牧师,并开始和诗人威廉·古柏一起创作圣诗。〈奇异恩典〉这首圣诗是为1773年的新年布道会所创作。至于当时是否有为这首圣诗配乐,我们现在无法得知。当时这首圣诗可能只是供会众吟诵。奇异恩典这首诗于1779年首次在牛顿和古柏的奥尔尼圣诗诗集中出版亮相,但紧接着就在英国沉寂下来,不被人重视。然而在美国,这首圣诗却在当时19世纪初期的第二次大觉醒中被广泛使用。这首圣诗最初有20多种不同的旋律。但它在1835年借用了名为“新不列颠”的曲调,就一直广泛流传到今天。
〈奇异恩典〉是在英语国家中最受人们欢迎和认同的诗歌之一。这首诗歌所传达的信息,让人们看到不管人所犯下的罪恶有多深,神仍然会赐下他的赦免和救赎,并且人的灵魂通过神的怜悯,可以在绝望中被挽回和拯救,意即要人学会原谅。作家Gilbert Chase评价它说:“这毫无疑问是通俗赞美诗中最为出名的。” 约翰·牛顿传记的作者Jonathan Aitken,评价称这首赞美诗每年大约会被播放一千万次。它对民俗音乐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已经成为非洲裔美国灵歌的代表性诗歌。这首诗歌所传达的信息的普适性,也成为了它和非宗教音乐互相交叉和贯通的重要因素。奇异恩典这首赞美诗于19世纪60年代在美国重新流行起来。从20世纪开始直到今天,这首赞美诗已经数千次被记载和录音,并且不时会出现在流行歌曲的榜单上。同时,风笛演奏版的奇异恩典是美国军警因公殉职后葬礼上最常见的曲目之一。
2.上帝面,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导致了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
以赛亚书 33章
22.因为耶和华是审判我们的,耶和华是给我们设律法的,耶和华是我们的王。
他必拯救我们。
一)基本原则:
三权分立原则一:三权的合一
基督有君王、先知和祭司三重职分,他将它们落实在有形教会之中。人蒙召分别担当基督的三重职分,在三个方面分别代表基督,形成教会的三种权柄/职分。担当这职分和行使这权柄的人,共同顺服在主的话语和圣灵的带领下,彼此合一、合作,共同代表主基督,治理主自己的教会,如此落实了基督对教会的掌权。
三权分立原则二:三权的制衡
人是全然堕落的,在成圣的道路上,他总是“同时是义人又是罪人”(simul justus et peccator),既是常常顺服的,又是常常悖逆的,这是路德、加尔文以降更正教的救恩论基本原则。蒙恩之罪人的群体中,没有人可以像基督那样,独揽三重职分而不受制约;罪人从基督借着圣灵在教会中所得的权柄,也受主借着圣灵在教会中所召的其它人的制约。教会建制必须体现“神是神,人是人”(Let God be God; let man be man)的基本原则,因此必须有三权的分立与制衡。
当然,这里说的,是神的工人在有形教会组织中蒙召担当的职务和服事架构,这和每个基督徒面对世界都是君王、先知和祭司的说法并不冲突。
二)具体架构
教会权柄架构包括监督/治理、教导/牧养、行政/关怀三大领域,对应于治理长老、教导长老和执事三种职分。
1)君王/治理的职分——治理长老(ruling elder)
又称“长老”,负责监督、治理全教会,在教义性问题上,为全教会坚守纯正根基,把握总体方向;监督、考核、制裁和任免在教会中专职做教导的“教牧”。由会众中神学根基最深,教义立场最清晰、坚定者担当。
2)先知/教导的职分——教导长老(teaching elder)
又称“教牧”(ministers,牧师暨教师),负责宣告神的话语,专心/全职教导全教会,使教会传承使徒所领受的真道。教牧的职权较长老为广泛,为教会主要的话语出口,主要的教导者,但顺服在长老的监督权柄之下。在成熟和整全的长老会体制中,乃由长老区会 (presbytery:即一地区中所有长老教会的长老和教牧所组成的团体)负责各个教会教牧的监督、考核与任免,以此方式,一面实现众教会在真理和治理上的合一,一方面实现长老对教牧的监督权柄。教牧也有监督教义纯正的职责,因此也被视为一类“长老”即“教导长老”。
3)祭司/恩慈的职分——执事(deacons)
负责关怀与恩慈的事工,包括关顾教会肢体的生活需要,管理教会行政(如财务、饭食等),维护教会正常运转。
在分立与制衡的关系上,长老负责监督教牧,为教牧守望,教牧负责监督全教会,为全教会守望,全教会负责监督长老,为长老守望。
他必拯救我们。
一)基本原则:
三权分立原则一:三权的合一
基督有君王、先知和祭司三重职分,他将它们落实在有形教会之中。人蒙召分别担当基督的三重职分,在三个方面分别代表基督,形成教会的三种权柄/职分。担当这职分和行使这权柄的人,共同顺服在主的话语和圣灵的带领下,彼此合一、合作,共同代表主基督,治理主自己的教会,如此落实了基督对教会的掌权。
三权分立原则二:三权的制衡
人是全然堕落的,在成圣的道路上,他总是“同时是义人又是罪人”(simul justus et peccator),既是常常顺服的,又是常常悖逆的,这是路德、加尔文以降更正教的救恩论基本原则。蒙恩之罪人的群体中,没有人可以像基督那样,独揽三重职分而不受制约;罪人从基督借着圣灵在教会中所得的权柄,也受主借着圣灵在教会中所召的其它人的制约。教会建制必须体现“神是神,人是人”(Let God be God; let man be man)的基本原则,因此必须有三权的分立与制衡。
当然,这里说的,是神的工人在有形教会组织中蒙召担当的职务和服事架构,这和每个基督徒面对世界都是君王、先知和祭司的说法并不冲突。
二)具体架构
教会权柄架构包括监督/治理、教导/牧养、行政/关怀三大领域,对应于治理长老、教导长老和执事三种职分。
1)君王/治理的职分——治理长老(ruling elder)
又称“长老”,负责监督、治理全教会,在教义性问题上,为全教会坚守纯正根基,把握总体方向;监督、考核、制裁和任免在教会中专职做教导的“教牧”。由会众中神学根基最深,教义立场最清晰、坚定者担当。
2)先知/教导的职分——教导长老(teaching elder)
又称“教牧”(ministers,牧师暨教师),负责宣告神的话语,专心/全职教导全教会,使教会传承使徒所领受的真道。教牧的职权较长老为广泛,为教会主要的话语出口,主要的教导者,但顺服在长老的监督权柄之下。在成熟和整全的长老会体制中,乃由长老区会 (presbytery:即一地区中所有长老教会的长老和教牧所组成的团体)负责各个教会教牧的监督、考核与任免,以此方式,一面实现众教会在真理和治理上的合一,一方面实现长老对教牧的监督权柄。教牧也有监督教义纯正的职责,因此也被视为一类“长老”即“教导长老”。
3)祭司/恩慈的职分——执事(deacons)
负责关怀与恩慈的事工,包括关顾教会肢体的生活需要,管理教会行政(如财务、饭食等),维护教会正常运转。
在分立与制衡的关系上,长老负责监督教牧,为教牧守望,教牧负责监督全教会,为全教会守望,全教会负责监督长老,为长老守望。
三)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
三权分立是一个政治学说,其主张政府的行政、立法与司法职权范围要分明,以免滥用权力。
此学说起源可追溯至古希腊,而其后被英国与法国的哲学家进一步发展。在美国宪法里,三权分立这词从未出现,但其有着清晰的指示。其指出“所有立法权力皆由美国国会所有”、“行政权力则由美国总统所有”、“司法权力由一个美国最高法院和一些可以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次级法院所有”。宪法通过将政府权力一分为三,以达至权力制衡,防止权力集中与滥权。
虽然美国宪法并没有规定各州政府也需要将权力三分,而只须为共和政体即可,但是大部分州政府均奉行三权分立,有着州议会、行政机关与州法院。
结论
1.韩国特色的问题就在于冒犯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观
韩国教会,虽然数量上发展迅速,但不能在本质上发展壮大,原因也是在这里,不能彻底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
2.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观,才是促进中国人提高素质的核心
有些人在网上骂某些中国人是猪,原因是,猪只关心猪舍,饲料和交配的事,
没有更高的追求。如果我们不认识上帝,我们的生活,会和猪没什么两样,我们只会关心我们住的条件,吃的如何,和交配问题。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