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里的凡物公用与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引言
我2009年刚回国的时候,感觉国内和国外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物理空间感。在公共场合,中国人可以随意吸烟,让烟雾去冒犯别人的健康。而在国外,这样的情况是对别人私人(健康领地)的粗鲁的侵犯。会受到众人指责。
绪论
现在,中国逐渐开放,中国年轻人接受的教育应该好于过去,私人财产(领地)神圣不可侵犯的理念也大都被中国年轻人所认可。
而这个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来自于圣经的教导的。
圣经在创世记开始,就为人与人之间设定了分界线。
本论
1. 私人财产(领地)神圣不可侵犯出自《十诫命》
十诫命的内容下出埃及记20章里面。
出埃及 20章
3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4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4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5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6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7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8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9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
10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
11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12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13不可杀人。
14不可奸淫。
15不可偷盗。
16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17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第一诫命是设定的人和神之间的界限。
第二诫命,教导人人平等,除神以外,人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不可以做另外一个人的神。
第三四诫命,只有神才能给人安息,其他任何制度,任何政治人物,都不能给人带来安息。北韩的伟大领袖金某某要替代神,带给北韩人们幸福和平的社会都是违背圣经十诫命的教导的。
第五诫命,是孝敬父母,神设立父母是提醒我们,父母之上,有神。
第六到十诫命,是为人和人之间设定界限,每个人都不可冒犯别人的界限,因为那个界限是神设置的。
神为每个人都设立了自己的私人领域,这个领域是神圣的,受神保护,区别于他人的私人领域。而神设立的每个人的私人领域的目的,是为了彼此操练 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彼此帮助,富有的帮助贫穷的,受恩的感谢施恩的,这样的人际,社会关系。
2.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应用
尊重一个人的私人财产,就是尊重一个人的人格尊严。
1)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挑战南方奴隶主的价值观
美国南方曾经流行奴隶主制度,白人奴隶主可以拥有很多黑人奴隶,这些奴隶是没有私人财产的,是清教徒认为这个制度违背圣经,才发起了南北战争,废除了南方奴隶制度,给黑人奴隶们可以支配的私人财产,给了黑人奴隶们做人的尊严。
2)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挑战印第安部落的价值观
印第安土著人,有很多部落,没有私人财产概念,看上什么,就会占为己有。印第安人村落之间经常发生争斗,抢夺别的部落的资源,包括女人。后来,印第安人的这种强盗思维,也冒犯到了白人的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价值观,而遭到白人激进主义人士组织的武装组织的反抗与屠杀。
3)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改变世界各国的价值观
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经原则,不是欧洲天主教人士推广的,而是被美国为首的世界的清教徒推广到世界各个国家的。这个原则是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最基本体现。
4)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是彼此相爱的前提
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就不会有慷慨施舍这个事情,慷慨施舍就成了应该的了。
3.圣经里出现的凡物公用
圣经里在使徒行传里出现过凡物公用,所有基督徒都过着财产共有,集体生活的情况。但是,这个情况是有其特殊的历史范围。如果不考虑这个凡物公用 发生的 特殊条件和范围。经文就会被经文被滥用。延伸出很多社会问题。
凡物公用的两节原文如下:
使徒行传2章
40彼得还用许多话作见证,劝勉他们说,你们当救自己脱离这弯曲的世代。
41于是领受他话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门徒约添了三千人。
41于是领受他话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门徒约添了三千人。
42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掰饼,祈祷。
43众人都惧怕。使徒又行了许多奇事神迹。
44信的人都在一处,凡物公用。
45并且卖了田产家业,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
46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掰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
47赞美神,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
使徒行传 4章
32那许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没有一人说,他的东西有一样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
33使徒大有能力,见证主耶稣复活。众人也都蒙大恩。
34内中也没有一个缺乏的,因为人人将田产房屋都卖了,把所卖的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
35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
36有一个利未人,生在居比路,名叫约瑟,使徒称他为巴拿巴。(巴拿巴翻出来,就是劝慰子)。
37他有田地,也卖了,把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
正确理解这部分经文,至少要了解如下几点
1)对应旧约预言
五旬节圣灵降临为背景发生的凡物公用的事情,是对应旧约的预言的,
旧约预言耶稣钉十字架升天之后,会赐下圣灵。圣灵浇灌旧约的,依靠律法必死的犹太人的信仰,成为新的信仰,就是基督教,就是教会的产生。旧约时代是没有教会的,教会是在五旬节圣灵降临开始,产生的。如同旧约创世记,神向泥土吹气,亚当成了有灵的活人,神在新约,在圣城耶路撒冷向跟随耶稣基督,并按照耶稣基督升天前的命令,聚集在一起的信徒降下圣灵,基督徒成了有圣灵内驻的有生命的教会。有生命,指的是有机的统一。
以赛亚书44章
3因为我要将水浇灌口渴的人,将河浇灌干旱之地。我要将我的灵浇灌你的后裔,将我的福浇灌你的子孙。
2)发生的地点:耶路撒冷圣殿
“我要将我父所应许的降在你们身上,你们要在城里等候,直到你们领受从上头来的能力”(路24:49)
跟随者们按照耶稣基督的命令,聚集在城里,等待这一个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历史事件,就是从上面而来的圣灵的能力,把分散的基督徒组织成一个统一的教会。
3)发生的时间:五旬节圣灵降临
彼得在五旬节证道时,也曾引用到先知的预言:“以后,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参珥2:28-32;徒2:16-21),这都证明神早已应许在末后的日子要赐下圣灵,浇灌他的百姓。
约珥书 2章
27你们必知道我是在以色列中间,又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在我以外并无别神。我的百姓必永远不至羞愧。
28以后,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你们的儿女要说预言。你们的老年人要作异梦。少年人要见异象。
29在那些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我的仆人和使女。
30在天上地下,我要显出奇事,有血有火,有烟柱。
31日头要变为黑暗,月亮要变为血,这都在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
32到那时候,凡求告耶和华名的就必得救。因为照耶和华所说的,在锡安山耶路撒冷必有逃脱的人,在剩下的人中必有耶和华所召的。
新约彼得在五旬节的讲道使徒行传2章
16这正是先知约珥所说的。
17神说,在末后的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你们的儿女要说预言。你们的少年人要见异象。老年人要作异梦。
17神说,在末后的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你们的儿女要说预言。你们的少年人要见异象。老年人要作异梦。
18在那些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我的仆人和使女,他们就要说预言。
19在天上我要显出奇事,在地下我要显出神迹,有血,有火,有烟雾。
20日头要变为黑暗,月亮要变为血,这都在主大而明显的日子未到以前。
拜错了神的犹太人,如同死人,认识到这一点,并悔改受洗,跟随耶稣基督的人,在五旬节,脱离了犹太宗教体系,进入到新的信仰体系里,就是现在的基督教教会体系。旧约里用死人复活来形容这个事件。
4)发生的目的:启示和见证教会的诞生,赋予教会传福音的使命
这部分经文,凡物公用并不是重点,启示教会的诞生和赋予教会传福音的使命才是这个事件的主要目的,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约14:16)。
在这个五旬节之前,世界上还没有教会,只有先知预言教会是什么样的,教会的头是什么样的,和期待神的救恩来临和教会诞生的人。而人类从亚当夏娃开始,期待了几千年的教会,就在《使徒行传》这个五旬节,在圣城耶路撒冷诞生了。这个教会,不需要某个犹太大祭司来主持成立大会,不需要罗马皇帝派官方代表来剪彩,是在圣灵的降临下,每个基督徒的生命发生了全然的变化,并且,得到了新的使命,就是抛弃过去的犹太人的十诫命信仰,传新的福音。
一直到现在,这也是我们这些外邦人有机会得救的起因,因此,我们基督徒真的应该经常读这段经文,纪念,教会在圣灵的浇灌下诞生,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基督徒的这个伟大的见证。
5)度过一段特定的集体信仰生活后就分散了
基督徒聚在一起度过了一段集体过信仰生活的日子,一道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掰饼,祈祷。在后来,因为耶路撒冷圣殿被拆毁,集体信仰生活的日子就结束了。基督徒们纷纷分散到世界各地,把福音传向了世界各个民族。
5)凡物公用对教会的影响
其实现在如果我们去某些保守主义的教会,在那里,大家在圣灵的感动下,如同一家人,不分你我,物品公用,彼此尊重,关心,帮助,能看到《使徒行传》教会诞生时候的那段信徒们集体信仰生活的影子。但仅限于教会里。如果到教会外,强加给不信的人,那是一种冒犯。
4.凡物公用的错误应用
1)应用在宗教生活,产生的异端群体
圣经并没有教导基督徒要离开社会,与有着共同信仰的基督徒们一道建立一个新的基督徒社区,因为人的罪性,即使建立了一个基督徒社会,依然会有同样的问题。新建的基督徒社会里,必然会充满各类不公平。
实际案例1:
去年,微信群里挺活跃的是一群基督徒一起卖掉中国房产,辞掉工作,去东南亚某地建立基督教诸夏王国的信徒。他们筹划多年,一起建立和完善教义,大概就是上帝即将来临,世界要毁灭,诸海岛是人类的避难所和希望,所以,他们前去那里意为去海岛避难。然后他们真的就去了,经过一个月的考察,一部分人决定离开,另一部分人决定留下来。这些人去了之后发现,他们的首领好吃懒做,于是大家又建立了另外的微信群,把首领排除在外。
他们都沮丧,也充满希望,认为好事多磨。他们最希望的是,有一个优秀的、具有领导力的大家长,带领他们一起生活。这使我们想起了耶稣家庭,这个被认为是天国缩影的社群。在耶稣家庭里面,大家根据才能从事某一项具体的工作,其他的事情都不用管,而是由大家长代为组织管理。
但是,正如1949年之后的人民公社一样,不久耶稣家庭随着规模的增加就出现了问题,分配不公、人心不齐。于是就开始有信徒主张分家,认为灵统比血统亲,但是血缘家庭比属灵大家庭生产效率高。
去东南亚某地的人们也发现,最大的困难,不是集体生活,不是创业,不是劳动,而是人心不齐,无法完全平均分配,会带来信徒的抱怨。这场轰轰烈烈的凡物公用试验,刚开始就遇到了沮丧的失败。
实际案例2:
在国外,还有许多卖掉家产,过集体生活的异端基督教团体的案例,但是最终结局都证明,他们是错误的。有些结局是这些集体财产都被教主侵吞了,有些信徒在教主的命令下,集体服毒自杀了。
2)应用在社会制度,产生的错误的全体主义
(1)无论属于哪个群体,在神面前都是平等的
社会弱势群体虽然是需要得到帮助的人,但,他们同时也是罪人,他们组成的人民,并不能代表神的公义。以人民的名义,煽动社会底层阶级,推翻另外一个所谓的邪恶的资本家吸血鬼阶级。并不是圣经教导的,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在上帝面前,都是人,都是人民,都有神赋予的权利。同时也是罪人。
圣经教导基督信徒要照顾穷人(加拉太书2:10;雅各书2:15~16;约翰一书3:17),我们应该大声疾呼反对不公正。而且,圣经一再警告富人不要欺诈(马可福音4:19)。福音是针对所有人的,包括富人(路加福音2:10)。参观圣婴的游客既有牧羊人也有贤士,两者都受欢迎。给任何一个团体特殊的地位,都是歧视,上帝是不会这样的(使徒行传10:34~35)。基督给他的教会带来团结,没有社会经济,种族或性别的区分(以弗所书4:15)。
(2)政府存在的理由之一就是保障神立的原则
美国政府存在的理由之一,就是为了保障国民的私人财产不受侵犯的。政府本身不创造任何价值,是花钱机构,美国国民最开始是以教会为单位的,后来为了生存需要,防御印第安人对自己财产的侵犯和骚扰,花钱组建了美国政府,是为了保障自己的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经原则。
(3)解放神学的实质是挑拨两个阶层斗争,挑拨者在中间得利
解放神学是罗马天主教发明的,挑起两伙人之间的争斗,他们在中间卖武器得利的套路由来已久,这个套路曾经让德国和俄国发生过战争,中间挣钱的是欧洲军火商。这个套路使得美洲印第安部落之间大开杀戒,欧洲军火商在中间获利。天主教在公众前面只扮演同情弱者的角色。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天主教本身不创造价值,他们若要经营如此庞大的宗教体系,没有钱是不行的,这些钱来自于公开的信徒的十一奉献,来自于暗地里的黑手党的毒品交易,来自于军火商的军火交易。
这个套路一直在被应用。北韩曾经挑拨无产阶级起来,打倒资产阶级,一直打到韩国南部,结果,是通过这场战争,挑拨者取得了绝对的权力,自己坐到了统治阶级的最顶端。
(4)凡物公用 ,消除穷人阶级和富人阶级(阶级差别)的欺骗性
这些人宣称制度有罪,而要消灭现有罪恶的制度,用另外一个制度取代,而从来不讲消灭人里面的罪性。
除了在教会里面,在每个人甘心自愿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凡物公用,在教会外面,任何以实现社会公平的幌子,强迫性的应用凡物公用的圣经教导,都可以变成没有资产的对拥有私人资产的人进行的野蛮掠夺。
5.凡物公用的正确应用
凡物公用的目的是为了基督徒彼此证明是一家人,为了合一传福音。
其实我们基督徒每天都生活在《使徒行传》的那段集体信仰生活之中,不受社会制度的限制,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只受神的话语的限制,圣灵的限制,和教会神的身体的现在,全世界的信徒在圣灵里都是相通的,这些相通的基督徒,正在彼此合一,合作,分享,共同传递福音。
结论
1.呼吁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得到保障
在都承认有上帝的大前提下,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是人和人之间对彼此最基本的尊严的尊重。没有私人财产的界限,凡物公用,彼此相爱,彼此慷慨相助也就不存在了。
2.凡物公用的特定条件和目的
凡物公用,是在启示和见证教会诞生的特殊事件里发生的,这个凡物公用的原则,也只是限制在教会里面,肢体之间发生,目的是为了一心一意来完成传福音使命。如果没有国民都承认有上帝这个大前提,应用到任何社会制度和政治变革中都是不恰当的。
3.凡物公用的正确应用
凡物公用原则首先应用在教会里,实践爱邻舍的大使命,来荣耀神为目的。再把这个彼此帮助的原则 延伸到社会不信者的世界里。来完成教会向不信的人传福音的大使命。
评论
发表评论